<ol id="26xxt"></ol><rp id="26xxt"></rp>
  • <em id="26xxt"><strike id="26xxt"></strike></em>
    <th id="26xxt"></th>

    時間
    更多
    首頁 >> 幸福之旅 >>旅游天下 >>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迎來新進展!
    详细内容

   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迎來新進展!

    一座博物館

    可以承載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

    承載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

    近日

    位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

   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

    迎來新進展
    一起來看看吧

   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位于秦漢新城秦創原·渭河科創帶核心區域,是大型綜合文旅項目大秦文明園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秦漢館由張錦秋大師主持設計,7座建筑按北斗七星排列,通過架空連廊連接,象征秦朝宮殿“象天法地”的浪漫主義思想,是集文物保護、陳列展覽、學術研究、科普教育、旅游服務等功能于一體,具有濃郁傳統風格的現代化博物館。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31.jpg

    目前,秦漢館已完成景觀綠化、4D影院、雙闕及附屬用房等主體建筑輔助配套工程驗收,主體建筑人防、綠建、節能、竣工規劃條件核實(驗收)及消防備案等專項驗收正在加快推進,展陳設計、藏品展陳等工作也正在緊張有序進行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35.jpg


    張錦秋大師主持設計的

   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

    在建筑上有什么特點

    一起來看看吧


    秦漢館以北斗七星中的搖光、開陽、玉衡、天權、天璣五星組成對稱布局,整體建筑既有中軸對稱的恢弘大氣,又兼具不對稱布局的自由氣息,豪放古拙、剛健質樸的“大秦風”,給人以獨特的視覺感受和心靈震撼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39.jpg


    高臺榭、美宮室


    高臺建筑起源較早,殷商鹿臺、周之靈臺,從戰國至秦漢,筑臺之風盛極一時。秦漢館采用高臺建筑的外觀形式,將陳列區設于一層高臺之內,旅游服務等公共活動區設于高臺上的“殿堂”之中,不僅能滿足博物館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,還呈現出秦漢宮殿“高臺榭、美宮室”的高臺建筑造型特征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44.jpg


    復道行空


    秦朝時期,為了高臺樓閣之間的交通便利,會設置復道(架空廊道)連接。秦漢館的7座單體建筑也通過不同標高的復道相連,與古代不同的是采用透明玻璃幕墻,行走其間,盡感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53.jpg


    橫橋臥波


    秦漢館南面設有景觀水體,象征天漢銀河,以旱噴水霧形式營造如夢如幻的效果,讓人仿佛置身九天云霄。長長的橫橋,從博物館主入口廣場飛跨“銀河”,直通建筑的二層平臺,平臺前是從“天”而下的水幕,橫橋由低而高、近寬遠窄,在形成博物館超乎尋常入口空間的同時,也將主體建筑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857.jpg


    冀闕凌空


    秦都咸陽當年由商鞅主持營建,冀闕和宮殿是咸陽城營建初期的主要建筑,宮室之闕,兩兩相對,高大巍峨,有標表門限、頒布法令等作用。在秦漢館入口,標志建筑雙闕與博物館主體遙遙相對,把人的思緒一下拉回到2000多年前。


    微信圖片_20221024143900.jpg


    宮苑結合


    苑囿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早期形式,秦時宮苑結合,著名的有上林苑、杜南苑、東苑、白水苑和息園5座皇家苑囿。秦漢館結合地形,在博物館建筑周邊作“苑囿”景園設計,館與園結合,建筑與環境相融。園林里常綠與落葉、喬木與灌木搭配,各色花卉點綴其間,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游覽環境。


    博物以明志

    期待早日開館

    打開跨越千年的

    歷史記憶


    來源:陜西發布

    編輯:王晶 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稿

    技术支持: 善建站 | 管理登录
    返回頂部 seo seo
    特级全黄一级A片免费

    <ol id="26xxt"></ol><rp id="26xxt"></rp>
  • <em id="26xxt"><strike id="26xxt"></strike></em>
    <th id="26xxt"></th>